警惕“返青粽子”
在市场上挑选粽子时要谨慎,像一些呈现翠绿色的粽子,很可能是“返青粽”。一些不法商家为了追求外观色泽鲜绿,在浸泡粽叶时加入了某些化学制剂,让已经失去原色的粽叶返青。鉴别“返青粽”要一看二煮三闻。通常原色粽叶的颜色发暗发黄,“返青粽叶”则呈均匀的青绿色,而且表面鲜亮;原色粽叶水煮后,会呈现淡黄色,而“返青粽叶”和“返青粽子”加热后,煮出的水会呈淡绿色;另外“返青粽叶”没有原色粽叶所具有的清香味。
粽子一定要熟透了才吃
煮粽子在水开了之后要用小火慢熬,等到真正熟透之后方可食用。这是因为粽子的主要材料是糯米,糯米没蒸熟的话不仅味道口感不佳,而且会对肠胃产生严重负担,容易造成肠胃炎。所以煮粽子要耐心等待,熟透了的粽子才会香醇软糯。
吃粽子时不能狼吞虎咽
每年都有一些人因为吃粽子吃得太快或太多产生消化不良甚至噎死的事件,尤其是消化能力较差的人群。为了防止这类事件的发生,在吃粽子时,最好佐以汤或茶,一边细嚼慢咽的品尝粽子,这样有助于吞咽和消化。而且粽子一次吃一个就差不多了,千万别吃太多。不吃储存太久的粽子
在超市买的粽子千万要看清保质期,千万不要因为节省而不甘心丢掉上一年端午节剩下的粽子,即使包装未开封,一旦过了保质期就必须扔掉。自家制作的粽子未经过真空处理则更需要及时吃掉,贮存在冰箱中也最多不要超过4天,真空包装的粽子,其保值期一般是180天。
3种人切忌吃粽子
心血管病患者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的人吃多了,增加血液黏稠度,影响减缓血液循环,容易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塞。患胃病及十二指肠溃疡病人若贪吃粽子,很有可能造成溃疡穿孔、出血,加重病情。
再次就是糖尿病患者,因为在粽子中常有含糖量很高的红枣、豆沙等,吃时通常还要加糖拌和,如果不加节制,就会损害胰岛功能,引起患者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甚至出现昏迷、中毒,抢救不及时会有生命危险。以上三种疾病患者尽量不要吃粽子,实在想吃,浅尝即止。
粽子最佳食用时间
粽子应趁热吃,加了油脂、肉、蛋黄的粽子更不宜冷吃,对于消化能力差的人来说尤其要注意。粽子最好在两餐之间吃,如果做不到,中午吃为宜。由于粽子不易消化,老年人、儿童、胃肠道功能不好的人不适合多吃。
调味品的选择
在食用粽子时,一般人们习惯加上蘸酱。例如酱油膏、辣椒酱或甜辣酱,这些调味料含钠量高,对于高血压、心脏病或肾脏病人而言,容易引起血压上升,且增加肾脏的负担,建议少量食用。
提醒大家在购买或食用粽子时,要做到五小心
一要看看粽子标签上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别买变质粽子;
二要小心粽子的口味变化,如果尝到粽子馅有点酸、有点发苦、口味不正,不要再食用;三要小心粽子的质量,一定要买商场、餐饮企业、超市的正规粽子;
四要小心粽子的外包装,买安全、卫生的粽子;
五要小心吃粽子是不是对路,有胃病的不要吃太甜的粽子,有胆结石、胆囊炎和胰腺炎不要吃肉粽、蛋黄粽和太油腻的粽子。